春节期间,防控非洲猪瘟的战斗还在继续,一场前所未有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又打响了。多地封城、封村、封路的网格化防控,导致饲料、兽药等生产物资运输受阻,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了存料不足甚至严重缺料,一些鸡鸭等家禽养殖户因饲料断档而忍痛毁苗,同时生产出的肉蛋奶等产品积压运不出去,种畜禽苗等运不进来,养殖链条上相互挤压正在错失新的养殖周期,严重影响到养殖业的生产持续性。
疫情防控大局之下的“产品送不出,原料调不进”,养殖生命体产业链受阻,让养殖场户处于两头受挤的尴尬境地,以家禽业为主的养殖产业遭受严重损失更是让心怀希望的养殖场户心生无奈。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养殖户的头上就是一座山。今年的养殖业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禽流感疫情三座大山,三重疫情下养殖业如何能降低风险实现稳产保供,是摆在养殖业面前必须完成的答卷。要在新冠肺炎防控大局中统筹谋划降本增效,结合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防控经验,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针对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养殖场户要做好双重疫情防控,及时改变现有生产和销售模式,谨防在新冠肺炎防控中错失养殖周期,直接影响动物产品供应导致市场断档,要在加快恢复生产中,实现肉蛋奶等畜产品的稳定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管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养殖业中生产安全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2020年对我国养殖业来说,生产安全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做好动物疫情和新冠肺炎的双重疫情防控,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以畜禽复产为中心的生产保供安全。为此,养殖场户要充分认清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极端重要性,要知道在严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社会上人员、车辆流动减少,区域性的隔离更有利于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的控制,对提升生物安全、安心生产是有利的,要深刻理解各地严格执行的防控措施,积极做好特殊时期养殖场新冠肺炎防控,对所属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做好疫情期间员工的防护工作,加强对环境的严格消毒,从畜禽生产、收购、加工到成品上市等所有环节,全面按照疫情防控规定的防疫措施和畜产品生产卫生要求严格执行,确保养殖场安全和畜产品卫生安全。
疾病防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建立健全防疫机构和防疫制度,坚持“预防为主、养防并举、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养、防、检、治”四大关键的实施,注重“控源、切径、护易感”三大环节防控。
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止畜禽传染病发生的关键;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控的第二道坚强防线 ,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障畜禽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疫苗无疑成为防控流感等病毒病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现将家禽免疫阐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免疫应遵循的原则
1.健康的群体
2.安全高效疫苗
3.病毒(威胁大)优先
4.地域、季节区分
5.途径、操作正确
6.最小剂量
7.死活同免
8.有效间隔
9.免疫(前后)监测
10.程序合理。
二、免疫细节注意事项
1.提倡同日免疫
同一栋养殖舍甚至同一场区,活疫苗(甚至灭活苗)免疫接种同一天内完成,减少活疫苗排毒散毒的影响,提高畜禽抗体的整齐度。
2.病毒病(大病)免疫不拖后
人为的推迟免疫,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难以抗拒免疫的强烈刺激,这是导致不免疫苗没事,一免疫苗就出事的主要原因。
3.不要盲目使用强毒苗
使用较强毒力的法氏囊疫苗,法氏囊遭受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损伤,导致免疫抑制。
卵巢发育期使用毒力较强的H52,会对卵巢造成伤害并影响产蛋。使用毒力中等偏强的I系疫苗,机体不断地排毒污染环境,造成毒力返强,影响鸡群健康。较强毒力的疫苗作为首免危害更大。
4.反应大的疫苗不加量
传喉病毒和马立克病毒一样是疱疹病毒,感染后长期在体内存在但不发病,遇其它应激后爆发。5周龄以下的雏鸡,因为育雏舍内鸡群密度相对较大,通风相对较小,免传喉苗5天左右容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雏鸡感染REV后,接种传喉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应激更加强烈。接种传喉疫苗后接种新城疫,结果使两种疫苗的免疫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鉴于传喉疫苗免疫反应较大,最好不要加量,可以酌情选择使用0.8羽份。免疫前使用3天左右的敏感药物预防霉形体或大肠杆菌等病,可有效的减轻应激反应。免疫后在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带鸡消毒,因为传喉免疫后排毒期较长,疫苗毒在环境中极易返强导致发病。
5.紧急接种顺序
当一个场区疫病潜在流行时,可实行紧急接种,先从假定健康鸡群到可疑感染鸡群,按照先注“健康鸡只→假定健康鸡只→发病鸡只”的顺序进行。
三、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1.不正确的疫苗开启方式
直接打开疫苗瓶塞的开启方式是不正确的,由于大气压差的原因会造成大量疫苗的灭活。
2.活苗稀释后使用时间过长
疫苗稀释后超过3小时后使用,保护率几乎为零。灭活苗开启后要在24小时内用完
3.错误的免疫途径
喉炎苗涂肛、唰肛,造成法氏囊充血肿胀; 鸡痘苗注射。
4.疫苗用量过大
免疫效果取决于毒株免疫原性和定植繁殖能力的强弱,过大剂量的使用疫苗, 会引起免疫抑制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5.灭活苗预温不当
疫苗温度超过30℃。预温用水高于 45℃或时间太长,造成油苗受热膨胀鼓开瓶塞。
接种过程中还应不时地摇动疫苗。
6.抗菌药、消毒的影响
疫苗中加入未经处理的抗生素后会改变稀释液的酸碱度,引起疫苗病毒失活或效价下降导致免疫失败。弱毒苗免疫前后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
7.疫苗保存不当
活苗存放温度不稳定,高温或阳光直射。灭活油冻结,反复冻融,出现分层失效或效价降低。避免疫苗和其它物品同时存放。油乳剂疫苗不可贴近冰箱内壁保存,有可能出现冻结。
8.免疫抑制的影响
鸡马立克氏、禽白血病和禽网状内皮增生三种病毒,能引起鸡群肿瘤的发生,造成感染鸡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疾病,也会造成开产日龄延迟。当鸡群同时感染二种或三种以上病毒时,那么造成的免疫抑制就更为严重。
9.霉菌毒素影响
一些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可抑制禽类抗体的合成,使法氏囊、胸腺和脾脏萎缩,导致鸡体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
10.应激影响
持续的高热或高湿,及两者交互作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损伤小肠形态结构,降低小肠粘膜免疫功能,从而不同程度的降低鸡免疫功能。动物在受到强烈的冷应激后,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淋巴结)会发生明显的萎缩,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外源性传染病易感而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冷应激尤其是雏鸡造成的危害更大。
四、有助于免疫成功的因素
1.疫苗外源性污染检测
80年代以来,普通鸡胚生产的禽用活疫苗中经常检出支原体污染,也曾检出 ALV、REV 和CAV 等外源病毒。除垂直传播外,使用了被这些菌毒污染的疫苗被认为是鸡病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径。加倍使用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为此使用的疫苗每个批次均要进行外源病原检测,弃用这些阳性的疫苗。
2、免疫器具严格灭菌
消毒不严不但会引起雏鸡绿脓杆菌病,葡萄球菌败血症等病的发生,还能增加横向传播的风险发生,一鸡一针或无针头注射器能够避免或极大的降低这种风险的发生。
3.消毒隔离
弱毒苗7天可产生免疫保护,灭活疫苗注射后需14天才能产生免疫保护,所以做好前期的消毒隔离至关重要,注意外请免疫队人员的消毒隔离,严禁杜绝临近鸡场相互帮忙。
4.免疫后的辅助措施
免疫前后适当提高舍内温度,适当添加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抗应激或免疫增强剂,有助于增加鸡的采食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5.防止污染环境
使用活疫苗要严防疫苗外溢,不要随意弃置失效疫苗及疫苗注射后的废弃物,减少人为散毒,严防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凡污染之处均要消毒。
五、免疫的影响
1.过早使用大剂量油苗
260日龄之前蛋鸡生殖系统仍处于发育完善阶段,此时免疫剂量过大的油苗,会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过量的油苗佐剂会对卵巢和输卵管造成损伤,不但增加了成本,也造成产蛋下降,料蛋比升高。
2.过量使用油佐剂疫苗
疫苗佐剂矿物油是各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它难以被机体代谢,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溃疡、肉芽肿、发热等,甚至影响到食品安全,此外,油佐剂疫苗中乳化剂的毒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过量使用油佐剂疫苗会造成:
①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升高,这种不良影响在产蛋前期更为明显。
②蛋壳质量下降,破蛋率增加,蛋鸡抗氧化性能下降。
③矿物油在鸡体内组织、器官中形成较长时间的残留,在注射部位残留量最大,其次是肝、肾中的残留量,且消除速率较慢,停用210天左右期才可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3.雏鸡采食代偿性增加(两周龄)
免疫应激会造成采食量减少,减少幅度为21-33%,免疫21天后,采食量恢复并呈现代偿性采食增加。采食量减少幅度越大,代偿性增加幅度越大。这点应引起大家重视,一定要及时增添饲料供给量。免疫接种会显著降低蛋鸡的采食量、蛋重,并影响产蛋量。补偿生长在提高鸡的免疫力、增加体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0年注定是被中华民族铭记的一年,对于养殖业来说,在新冠肺炎、禽流感、非洲疫情三重压力之下,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依然是充满机会的一年,也可能是更好的一年。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生产安全,只要圈里的畜禽在,机会就在,因为抗疫情需要肉蛋奶的保障;疫情过后,人们还得吃肉蛋奶,而且要吃绿色优质的高品质肉蛋奶。哈药疫苗人本着“为客户增值,为健康加分”的信念将做中国养殖业的坚强后盾!